您现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SEO学习 > 正文
SEO可以用AI做些什么?怎样让品牌出现在AI回答中?怎样用AI来做关键词研究、创作内容、站内SEO、外链建设?
发布时间:2025-11-26 13:02:52 编辑:admin 浏览:34
今天这篇是Zac老师原创分享的7篇文章,首发SEO每天一贴,Zac老师也是白杨SEO的SEO启蒙老师之一。我觉得不错,所以转分出来给大家。
全文共11000+字,白杨SEO做了合并整理和一些补充与相关推荐。虽然是讲google seo与AI这块,但对于国内搜索做SEO和GEO也会有启发。就是有点太长,建议大家先收藏下来,慢慢看。
SEO们可以用AI做些什么?全文大纲如下:
1、AI时代,SEO是不是又要死了?
2、怎样让自己品牌出现在AI回答中?
3、怎样让自己被AI搜索引用为出处?
4、怎样用AI来做关键词研究?
5、怎样用AI来创作内容?
6、怎样用AI来做好站内SEO?
7、怎样用AI来辅助外链建设?

一、AI时代,SEO是不是又要死了?
1、AI正在改变搜索的方式
现在在Google 搜索,很多查询结果的最上方都会出现AI驱动的直接答案:AI Overview,还有AI Mode选项。
尤其是AI Mode,它已经不再显示传统的十个自然结果,而是直接且仅给出总结后的答案。AI Overview下方还有正常的搜索结果,而AI Mode里则完全没有。
(白杨SEO补:国内的百度搜索、360搜索、微信搜一搜、抖音、小红书等都在用户查询结果最上方都有AI回答的答案,只是有些在广告后面,这就是趋势,如图)



换句话说,Google已经开始实验“只给你一个答案”的搜索模式。
甚至前阵子还有Google 员工在Twitter上回应网友说,AI Mode有可能会成为默认搜索模式。
虽然他后来澄清只是表达“AI Mode很好”,不是说AI Mode真的就快会成为Google的缺省搜索模式,但至少说明,Google不是没有考虑过这种可能性。
如果真的有一天,所有搜索都默认仅给出一个AI 生成的答案, 那就意味着我理想中的搜索引擎出现了,搜索生态也彻底改变了。
不过我相信,即使到那一天,搜索引擎还是会给出传统搜索结果的选项,因为很可能还会有人想去其他网站上看看。
2、零点击与大脱钩
搜索结果页面点击率下降早就开始了。根据SparkToro(由Moz创始人Rand Fishkin创建的新公司)的统计,在 Google上,搜索后不点击任何自然结果的比例已经非常高。2025年3月,只剩下40%左右的搜索会产生导向外部资源的点击。
这几年 Google不断在结果页顶部加入Direct Answer、Featured Snippet(精选摘要)等直接答案模块,自然就让用户不再需要点进网站。
如今AI搜索的出现,让这个趋势更进一步。AI Overview的推出带来了一个新的现象:Great Decoupling(大脱钩),也就是:
网站在搜索结果中的曝光量(Impressions)增加了,但点击量(Clicks)却下降了。
原因是,在AI Overview答案中,Google会列出很多网站作为出处,所以网站被显示的次数增加了。但用户已经在搜索结果页看到了答案,一部分用户自然不会再去点击网站。这就是 “显示上升、点击下降” 的脱钩,或者说背离现象。
3、SEO是不是又要死了?
SEO is dead 这种话过去十几二十年已经被炒过无数次了,现在AI搜索成为现实,当然更多人担心了。AI搜索直接给用户答案,SEO还有前途吗?会不会彻底没流量了?
我的看法是,不会。对这种前景,搜索引擎比SEO更不愿意见到。
搜索引擎和网站之间的关系,本质上是一种互惠交换,我贡献内容,你给我流量。如果哪天搜索引擎完全不给网站流量了,那像我这种人,就没动力再去产出内容了。
一旦内容创作者不再供给新的内容,不仅搜索引擎会失去可返回的页面,AI也会失去必须要有的训练数据。没有网站内容,AI拿什么去训练呢?
所以,不用我们着急,搜索引擎一定会找到方法回馈流量给网站的。
AI搜索时代到来,点击率会进一步下降,SEO流量会减少,但新的机会也在出现。
白杨SEO推荐相关阅读:
我用了13年,与SEO前辈们出现在一起。白杨SEO从网站优化到AI搜索优化经历分享,百度SEO不放弃!
二、怎样让自己品牌出现在AI回答中?
1、生成式AI的原理
在讨论怎样出现在AI回答中之前,我们首先要大致了解生成式AI到底是如何工作的。就像做SEO必须先理解搜索引擎的算法原理一样,只有了解搜索引擎如何抓取、索引、排名,才能更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这么优化。
同样地,如果我们希望通过AI搜索获取流量,就必须大致了解生成式AI的工作方式。
生成式AI的本质是一个估算概率的过程。
AI系统会基于它的训练数据库(包括网上的网站内容、政府数据、书籍、小说等所有AI公司能找到的内容),学习不同词汇、概念、实体之间的关系。通过训练,AI能理解哪些词经常一起出现、哪些词前后搭配的概率更高。
1)生成式AI的基本原理是估算概率
当用户提出一个问题时,AI并不是像人一样理解问题,而是通过计算概率,来预测最有可能出现的下一个词。
比如,当句子前三个词是 “The sky is”时,AI会估算下一个词出现的概率,可能是blue、the、falling 等等,每个词有一个对应的概率值,然后选取最合理的一个。
所以我们在使用ChatGPT等工具时,会看到答案一个字一个字、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蹦出来的,这就是AI在不断计算、预测下一个最合适的输出。
当然AI的生成过程并非完全确定的。它会在概率最高的几个选项中引入一定的随机性(randomness),不一定总是选概率最高的那个。
2)AI还会考虑上下文。
比如,如果用户在搜索小学课程或科学问题,AI可能更倾向于选择“blue”,而如果是在体育语境下,更可能会选“the limit”。
随机和上下文只是最基础的,AI肯定还会有更多机制,使回答更自然。
这种预测下一个token的逻辑不仅适用于文字,也适用于图片、视频生成。 只不过在文字中,AI预测的是下一个词,而在图像生成中,它预测的是下一个像素的概率。
从数学角度看,AI只是在不断地计算概率。但从用户体验上看,它似乎真的理解了问题,并能写出语法正确、逻辑流畅甚至有点文采的回答。
这其中还有一个关键概念:涌现(Emergence)。
所谓涌现,是指当一个系统的规模、参数达到一定复杂度后,会自发地产生在小规模系统中无法观察到的新特性。AI在训练过程中就是这样,当模型参数足够大,就会出现看似“理解”、“创造”的能力。
从理性上,我们知道AI是在计算概率,但从感性上,我看到它生成的内容时,仍然会觉得神奇,计算概率怎么就真好像能听懂、能思考了呢?
2、所谓GEO
理解AI的生成逻辑后,我们就能更有针对性地思考,AI回答中有哪些可以优化的。
我们可以看一下各大AI聊天机器人和AI搜索的返回内容,无论是Google的AI Overview、Bing Copilot、Perplexity,还是ChatGPT,它们的回答结构大同小异。
一个直接回答,有时候有图片或视频,AI搜索通常还会列出参考信息的出处,AI聊天如ChatGPT列出出处比较少。
这意味着,我们有两个可以优化的主要方向:
让你的品牌、产品、网站名称出现在AI回答的正文中
让你的内容被AI搜索引用为出处,
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: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(GEO),生成引擎优化。我个人并不喜欢这个词,因为会误导。它听起来好像是一个独立于SEO之外的新系统、新方法。
但实际上,GEO只是SEO的一部分,甚至只是其中一小部分。这个词更多地是为了营销而制造出来的,为了在一个“新”领域占领话语权。
不管用什么词,优化AI回答的第一个方向,就是出现在AI回答的正文中,直接优化AI的回答内容,让AI在生成答案时提到你。
3、怎样出现在AI回答正文中?
比如我问AI有什么电动车品牌推荐,AI回答列出比亚迪、BMW、Tesla等。如何让自己的品牌也出现在这样的列表里?
答案就在AI的训练原理里—— 你的品牌名称,必须在AI训练数据中出现得足够多,并且与相关主题(如“电动车”、“EV car”、“sustainability”等)经常一同出现。 出现频率越高、关联性越强,你被AI选中的概率就越大。
前面介绍过,AI生成答案时主要是根据训练数据中出现的词或Token的概率,选择最合适的词。
因此,简化但可能不是很准确地说,你的品牌名称在AI的训练数据中和下面这些重要词一起出现得越多,被AI选中的概率也就越高:
相关的关键词
行业主要品牌/竞争对手
行业术语/产品特征
例如,如果你是一家生产电动汽车的公司,你的品牌名需要:
经常与“EV car”、“电动汽车”等关键词共同出现
与特斯拉(Tesla)、比亚迪(BYD)、宝马(BMW)等主要品牌一起被提及
在讨论电池寿命、充电时间、续航里程等产品性能时经常出现
当AI在生成“电动汽车品牌推荐”这样的回答时,如果它发现你的品牌与主题关键词、主流品牌、产品主要特征高度关联,它自然会更倾向于把你的品牌也包括进去。
这不是发垃圾能做到的。要实现这样的出现频率,仅靠在别人博客里留言或在论坛发垃圾信息是不可能的。
而且AI训练的数据来源肯定会区分可信度,主流媒体(如纽约时报这种)、大型科技网站、大学、政府机构网站等可信度高,SEO们有几个能发垃圾发到这些地方呢?
普通来源信任度低,甚至有的根本不会被AI采纳进训练数据。
你需要在权威度高的信息源中被反复提及,才能真正影响AI的认知。这不是“投毒式AI SEO”能实现的。
4、本地与长尾搜索依然有机会。
诸如“家具生产商”这种没有限定的搜索里,小品牌被AI提及的希望渺茫。但本地与长尾性质的搜索,中小品牌仍有机会。
比如,用户问“深圳家具生产商推荐”,或者“我附近的电动车维修店”,小企业、小网站就有机会了。
要出现在这类带有地理位置或特定需求的AI搜索回答中,SEO需要优化这些方面:
完善你自己网站信息
注册、维护Google Business / Google Map信息
登录主要B2B平台
参与社交媒体与行业论坛
出现在几个Top 10类榜单文章中
近年来,“AI投毒”这个词很流行:利用AI生成内容,大量散布含品牌名的文章。再强调一下,不是建议大家去“投毒”,而是真正参与内容讨论、回答问题、贡献观点。
传统SEO时代,参与社交媒体就是SEO要做的,但那时候大家的真实目的是外链。但在AI搜索中,是否带链接并不是关键,只要你的品牌在优质内容中频繁出现,无论是否带链接,AI都能识别你与这个主题的关联。
很多SEO都已经在数据中看到这个趋势。 我自己的和我客户的网站,也能明显看到这一点。
白杨SEO推荐相关阅读:
怎样让自己被AI搜索引用为出处?
1、要做的只是传统SEO
被AI搜索引用为出处,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“AI优化”技巧。想要被Google的AI Overview或AI Mode引用为信息来源,列为出处,只要做好传统SEO就可以了。
我的理解,Google的AI搜索(AI Overview和AI Mode)实际上是使用客制化的Gemini系统,也就是Google自己的大型语言模型。
当用户输入一个问题时,Google首先执行一次普通搜索,检索出几百或者几千个普通结果,然后由Gemini对这些页面内容进行总结和改写,生成最终的AI回答和出处链接。
所以,所谓AI搜索使用的索引库和原来的普通搜索是同一个。如果你的页面没有在传统搜索结果的前几千名中出现,就无法进入AI搜索引用的出处。做好传统SEO,依然是被AI引用的基础。
(白杨SEO补:在国内做百度AI搜索、deepseek ai搜索等也是做好传统网页SEO,只是这个网页不一定是你自己的网站,而是第三方高权重的网站。而豆包,腾讯元宝等则更多补充他们自己的内容源。
相关看:默认联网搜索开启,DeepSeek、豆包、Kimi、百度文心一言、腾讯元宝、通义、智谱、天工等AI生成内容信息采集主要来自哪?)
统计数据显示,出现在AI Overview 引用部分的网页中:
76.1% 来自普通搜索结果的前 10 名
9.5% 来自第 2 页到第 10 页(即第 11–100 名)
仅14.4% 的结果未出现在前 100 名
我估计那14.4%没有在前100名的页面也在传统搜索结果的前几千名,只是现在的排名统计工具一般不会去看100名以外的页面,成本太高。现在Google取消了直接查询前10页的参数,连查询前100名都困难了。
2、提升被AI 引用几率的实用建议:
虽然核心仍是传统SEO,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细节优化,增加被AI搜索引用为出处的机会。
做好下面几点。这部分例子比较多,又很口语化,不好总结,细节请看视频。
1)保持清晰的文章结构
什么样是清晰的结构,视觉上看一眼就知道了。
2)善用列表(List)和表格(Table)
数据显示,近八成的AI回答本身都包含列表。AI可能从不同网站的列表中各选出一条,组合成一个完整答案。
3)直接回答问题(Answer the Question Directly)
第一句话开门见山回答提问,不要答非所问或过度铺垫。网上,尤其是中文互联网,这种不回答问题的文章四处都是。
4)分析AI搜索的现有回答
想知道自己的内容该写什么?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观察Google当前的AI Overview,它已经告诉你用户需要什么,AI认为哪些内容重要,其它返回的页面都在写什么。
5)经常更新
大部分AI Overview给出的出处是最近两年的页面,除非是确实没有新发展的主题,如古代人物生平之类的。
白杨SEO推荐相详阅读:海外GEO优化怎么做?15步可操作方法分享【干货】
怎样用AI来做关键词研究?
从SEO的第一步,关键词研究,AI就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效率,有时候还能把近乎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。
怎样用AI辅助关键词研究和查询意图研究?
1、关键词研究-搜索意图研究
首先要注意,关键词研究这个概念正在慢慢转变为“搜索意图”(Search Intent)研究。
差别在哪里呢?过去我们做关键词研究,必然更关注词的匹配。比如有人搜“what to wear to a wedding”,我们写文案时就会自觉地去匹配、优化这句话。
但看一下Google返回的结果就会发现,现在的搜索结果里,很少有页面完整匹配“what to wear to a wedding”这个词组。
Google给的第一个结果是“Every Wedding Guest Dress Code”,第二个是“15 Wedding Guest Outfit Do’s and Don’ts”。
这些文章的标题看上去和查询词很不一样,但它们都满足了用户的搜索意图,也就是解决“我去参加婚礼,穿什么比较合适?”这个疑问。
所以现在的SEO更应该考虑搜索意图的匹配,满足用户背后的搜索需求,而不是严格的关键词匹配,关键词的分组、合并,内容的写作,都会有相应的变化。
但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,无论在视频里还是博客帖子里,我还是沿用关键词研究这个词。
2、关键词扩展
利用AI做关键词研究,最简单的,就是让它扩展关键词。
举个例子,如果你的网站主要产品是玩具,你可以让AI帮你列出”玩具”相关的关键词,还可以再细分到诸如益智玩具、毛绒玩具、LED玩具、解压玩具等类别,每个类别AI都能扩展出更多长尾或中尾关键词。
你还可以让AI按热门程度排序。
AI和Google Ads等专业关键词工具的区别是AI不知道真实的搜索量。AI知道的是,在AI训练数据中,哪些词在网络上更常被讨论、被提问、被使用。逻辑上,这和被搜索的排序应该是大致相同的。
(白杨SEO补:因为AI不知道真实的搜索量,所以我们在做国内GEO的时候,尤其某个具体的AI大模型时,确定要做的品牌词,业务词之类其实可以用一些官方工具或第三方工具去查。
比如,我们做百度AI,DEEPSEEK的,我们可以用百度关键词规划师;我们做豆包可以参考用巨量指数或千川那个;我们做腾讯元宝可以用广点通那个关键词月搜索量或微信指数。
白杨之前介绍的“它贵,但数据相对更细。说说爱搜aidso与5118 SEO工具关键词大数据分析对比参考这个文章里有免费试用3天地址”,爱搜工具也可以用,最新他们还上了GEO查询功能,如图。)

3、关键词分类
我们知道,关键词大致可以分为三类:
交易型(Transactional):比如“DJI Mavic 3价格”,用户已经接近购买阶段。
信息型(Informational):比如“无人机怎么选”、“无人机”,用户还在研究比较阶段。
导航型(Navigational):比如“大疆官网”,用户只是想找特定网站。
不同类型的关键词,用户意图不同,商业价值也不同,SEO选词时的顺序也就不同。
如果词库比较大,要确定先做哪些词,就要给词先做分类。如果你有一个几十、几百万关键词的词库,人工分类就不可能了。
可以让AI判断每个词的类型,它很快就能给出相当准确的分类结果。AI在理解语义方面的能力已经很成熟,不亚于普通人类。
(白杨SEO补,如果你对关键词这块还不太熟悉,看下这两篇:
4、整合关键词
很多大型网站会使用关键词库自动生成关键词页面,或者称为tag页面、标签页面、聚合页面,无论叫什么,本质就是内部搜索页面。
大型词库里经常有很多意思重复的关键词,比如:
men’s shorts
mens shorts
shorts for men
men s shorts
men shorts
如果这些词都生成页面,那将造成大量高度重复的页面,对抓取份额、网站整体质量都不利。
同样,人工清理经常不现实,那就可以让AI识别并合并这些同义词,AI会把诸如上面列出的各种写法的“Men’s Shorts”都合并成一个关键词。AI做这个事准确度还是非常高的,往往比自己的程序员编程解决效果好。
怎样用AI来创作内容?
1、搜索引擎对AI生成内容的态度
SEO最先想到的AI用途肯定是内容创作,毕竟AI聊天本质上就是文字生成。写文章、起标题、改文案,这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用法。
我们先来看一下 Google对AI生成内容的官方态度。
Google在官方博客中表达了他们对AI内容的立场,总结起来主要是三点:
无论内容是人写的还是AI写的,只要质量高,Google都OK。
如果你用AI内容的主要目的是操纵搜索排名,那就违反了Google的反垃圾政策。也就是说,问题不在于是否用AI写,而在于你的目的是不是单纯为了SEO,还是为了帮助用户。
无论内容怎么生成,想在Google获得成功,内容需要有原创性、高质量、用户优先,同时体现出E-E-A-T。
听起来简单,但真正做到可不容易。
2、AI内容创作的多种方式
目前我和客户们尝试过的AI内容创作方式包括:
整篇生成:给出标题,直接让AI写一篇完整的文章。速度快,但质量难控。必须注意下面讨论的要点。
生成提纲:让AI列出一个全面的结构和提纲,再由人补充细节。AI通常写得比较全面,不会漏掉要点。
段落撰写:SEO确定提纲,让AI写提纲下每个点的段落。
内容总结:自己写好文章后,让AI生成摘要,可以当作meta description标签,也可以放在页面第一段。
翻译:自己用中文写,让AI翻译,质量已足够好,远超非母语水平。
内容评估:写完文章后交给AI审阅,它能指出遗漏点货深度不足之类的问题。
生成图片/视频:博客封面图、社交图、视频都能AI生成,无版权风险,还可以随心所欲,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场景。
举一个有意思的例子,让AI通过图片生成产品描述。
比如说,B2C平台上很多卖家懒得写描述,只上传图片,结果网站上大量产品页面没有文字内容,收录、排名都很困难。这种情况下,可以让AI根据图片生成200~300字的产品描述。
比如一个T恤页面,把产品图片给AI,AI不仅能识别出T恤上的图案类型(比如涂鸦风、迷彩风),还能辨别文字内容、颜色,甚至看到袖子上的细节描述几句。
AI是可以识别出这件衣服的主要特征的。生成的描述内容虽然谈不上完美,但至少比什么都没有好多了。
当然,这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产品。比如电视机这种,AI不容易看出尺寸、参数,就比较难。但对于服装、饰品、手工制品这类视觉特征明显的商品,AI描述生成是一个非常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3、AI创作内容时要注意的点
在用AI创作内容的时候,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。
1)必须人工编辑。
AI写出来的东西目前还是会带有明显的AI味”,搜索引擎也能轻易判断出来,毕竟Google自己就是AI的领军者。
而且,千万不要100%相信AI。AI经常会犯一些莫名其妙的低级错误,人工审稿至少要确保没有事实性错误。
2)提升Prompt 技巧
想要AI写得好,提问(prompt)非常重要。提问越精准、越清晰,AI的回答质量就越高。
我自己在写Prompt时,一般会包含以下几个点:
给AI明确框架,告诉它文章的范围和主题。
比如写羽毛球训练的文章,要明确说明是写整体训练,还是专门写步法,还是吊球、杀球。不要给太宽泛的题目。
设定角色,告诉AI它应该以什么身份来写,是教练、家长、学员还是普通爱好者?不同身份、角度写出来的内容完全不同。
提供上下文或情境。
比如是国家队教练写专业训练心得,还是普通教练写给初学者的教学文章?是一对一教学还是团体训练?背景不同,内容写出来也不一样。
明确要解决的问题。告诉AI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,是写给网站读者看的自学指南?还是研究论文?给上级的汇报材料?
说明输出格式。想要带图片、列表、对比标题?还是纯文字?比如“Yonex拍子vs 李宁拍子,哪一个更好?”明确告诉AI要这个格式,它就会按照格式写。
设定语气、风格甚至人格。既可以让AI写得幽默一点,也可以指定用严肃、专业的语气。甚至可以用变态、幻想之类的人格写。
不同设定下,AI写出的文章会完全不一样。
你给它的条件越具体,文章就越能体现原创性和个性。当然,也不是每篇文章都要设这么多参数,但这些思路是值得参考的。
3)小心信息类文章
AI写的信息类文章效果往往不理想。
因为AI是从训练数据中学习到的相对固定的知识,也就容易写出一些大家都在写的大而空的内容。AI的知识点是别人都写过的,它只是用不同的句子写同样的内容。
如果真的要生成信息类文章,一定要问题精准、具体,尝试变换不同的语气、情境、身份。
最好是写一些非常具体的长尾的问题,比如,让AI写“为什么樟宜机场是世界上最好的机场”,这种内容满网都是,AI写出来的大概率也就是总结其它地方的内容。
可以尝试让AI写“怎么从樟宜机场1号航站楼到4号航站楼”之类的,AI需要挖掘更深,写出更实用、更有独特性的文章。
4)AI写得比较好的场景
总体来说,AI在一些大型B2B、B2C、C2C平台的产品说明类内容上表现还不错。尤其是那种完全没文字描述,或者卖家从阿里、淘宝复制来的说明文字,AI可以帮网站至少创建、改进一些产品描述,而且目的确实是帮助用户选择产品。
不过,就算SEO们注意到了以上所有点,AI创作内容,尤其是文字内容,效果依然不确定。目前我没有看到大规模AI生成的信息类文章,能长期在Google保持排名的例子。
如果读者/观众知道这样的案例,欢迎私下与我分享,我也去学习一下,我会保密。
Google这两年对AI内容的态度稍有变化,AI生成内容的索引和排名表现不如预期。好在,一切都还在演变当中。随着AI能力提升、SEO提问、编辑技巧改进,未来或许会有新的突破。
白杨SEO推荐相关阅读:
一文告诉你资源下载、文案写作、图片设计、音频处理、视频创作、违禁词检测、知识库、数据查询、自动化、AI助手/提示词、翻译工具推荐
国内AI生成文章、图片、语音、视频内容做流量常用的网站app工具软件有哪些?【收藏】
怎样用AI来做好站内SEO?
网站优化有两部分,站内优化和外链建设。这期视频和帖子讨论怎样用AI做站内优化,包括页面优化(on-page optimization)和网站结构优化(site structure optimization)。怎样用AI做站内优化?
1、AI辅助页面优化
优化页面时,有很多环节AI能帮上忙。如:
1)标题(Title)优化。
自己写文章或产品标题,总是要思考怎样吸引人、怎样抓眼球,还是挺累人的。可以自己写一个朴素版本,然后让AI改写。
AI能使标题更有点击吸引力,但又不至于太标题党。整体质量虽然不能说完美,但通常会高于平均水平,而且速度非常快。
2)描述标签(Description )优化。
页面的description tag也可以交给AI处理,让它根据文章或产品描述生成指定字数范围的摘要,AI还比较擅长。
3)Canonical标签。
对很多网站来说,Canonical tag是个容易出错的地方。比如同一个产品有多个版本、多个URL,到底哪个才是规范化版本?你只需要把情况解释清楚,AI就能帮你判断canonical该指向哪个URL。
4)多语言(hreflang)标签。
同样,对于多语言、多国家版本的网站,有时候再加上PC和移动端,canonical和 hreflang标签经常会变得混乱。
这时也可以让AI帮你梳理逻辑,它能很准确地生成正确写法,基本不会出错。当然,再强调一次,需要人工检查,不要100%相信AI。
5)图片Alt文字优化。
AI还能生成符合SEO规范的图片alt文字,与标题和描述区分开,但又不脱离主题。
总体来说,页面上几乎所有可优化的元素,都可以由AI生成,或至少问一下AI的建议。
2、AI优化标题的例子
更多全文看:
SEO们可以用AI做些什么?
关键字词:AI搜索优化,GEO,谷歌SEO
上一篇:ppt模板ai生成用哪个软件?ppt模板免费下载素材网站推荐aippt
下一篇:没有了